有这样一张照片: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,一只手拄着拐杖,另一只颤微微的手缓缓的伸向身旁的大树,在做最后的告别。让人看着心碎,泪水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,这个老人就是保山市地委书记杨善洲。
11月24日,通泰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到保山杨善洲干部学院参观学习。从昆明到保山整整走了一天的路程,25日早上8:30,我们跟随讲解员蒋老师,徒步走2小时(单程3.8公里),前往瞭望塔。山路还未修完,大概不到一半的路程时,已有半数人走不动了,一路走走停停。作为年轻人的我们都不能轻松走到瞭望塔,那作为七八十岁的老人又该如何呢?更别说从山脚下走上来……
我们走在林荫小道,呼吸着新鲜空气,欣赏着万亩林海,不禁又想起那张30年前和30年后的对比照:一张荒无人烟、杂草丛生、土地裸露的大亮山和一张一眼望去满眼绿色的大亮山。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,退休后,不辞辛苦,一头扎进大亮山,下定决心要还它们一片绿洲。没有钱,就花7000多元钱盖40多间毛毡房,一住就是9年 ,天冷了,夜里总是被冻醒,他就爬起来,烤烤火,等身上热乎了,再接着睡。想到这些,眼角又一次湿润了……
下午,何显祥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传承善洲精神,做一个名合格党员的专题教学课。何老师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,对比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的要求,认真分析了善洲精神,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差距。曾经有一位记者这样评价杨善洲书记:“善洲书记是一个经典版的共产党员”。他始终以坚强的党性“掌权”,以崇高的理想“用权”,以高尚的人格“树权”。真正体现了权为民所用、情为民所系、利为民所谋的民本思想。
26日早上,在蒋老师的带领下,我们又相继参观了“老窝棚”—毛毡房、故事林、善洲小道、老场部、陈列馆,并在老书记的头像前,再次宣誓,重温入党誓词。
返程的路上,我们分享着自己的感受,感慨颇多,有一位同事小声跟我说:“我从何老师讲课到蒋老师给我们讲解陈列馆里的故事,都是流着泪听完的”。相信很多党员都不止一次的被老书记的高尚品格感动过。此时,我又想起了当地人的打油诗:“杨善洲,杨善洲,当官退休福不享,一头扎进山沟沟,窝棚避暑寒,荒山变绿洲,一身泥一身汗,两袖清风尘不染”。我想说:“善洲书记,向您致敬!”。
(记者:陈静 编辑:杨旸)